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氟西汀合并电针与单用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副反应及对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 30例抑郁症患者按住院顺序分为两组,分别口服氟西汀合并电针与单用氟西汀,疗程 8周,于疗前及治疗后 2, 4, 6, 8周末分别以 Hamilton抑郁量表(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治疗副反应量表( 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n scale,TESS)评定,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 SDSS)于治疗后 8周评定.结果氟西汀合并电针组最早起效时间 6~ 14 d,平均( 11.6± 4.5) d,单用氟西汀组最早起效时间氟西汀 17~ 31 d、平均( 26.1± 4.6) d.治疗 8周后研究组与对照组 SDSS量表比较 :职业与工作因子分研究组为( 0.79± 0.82),对照组为( 1.46± 0.7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t =2.43, P< 0.05). 总分及其与因子分 P均 >0.05.氟西汀合并电针组疗效好、副反应少,对社会功能康复有一定疗效.结论氟西汀合并电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忧郁治疗方法.
推荐文章
电针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电针
氟西汀
抑郁症
疗效分析
循证医学方法研究氟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成本-效果
循证医学
氟西汀
帕罗西汀
抑郁症
成本-效果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氟西汀合并电针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抑郁障碍 氟西汀 电针疗法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总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
页数 1页 分类号 R74
字数 23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5.04.10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祝英禄 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一科 10 31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59)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抑郁障碍
氟西汀
电针疗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