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目的分析静脉滴注多巴胺致局部皮肤坏死的原因、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科2002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应用多巴胺静滴致局部皮肤坏死的患者及经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1978~2004)检索1990年1月~2004年5月应用多巴胺致局部皮肤坏死的患者进行临床特点和不良反应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结果 10例皮肤坏死患者,男9例,女1例,平均年龄55.7岁.同一静脉滴注多巴胺(2~16 μg·kg-1·min-1),持续时间4 h~2 d,静脉穿刺部位或沿该血管走行的局部皮肤先后出现红斑、水泡、坏死,坏死面积在1.5 cm×1.0 cm×2.0 cm~4.0 cm×3.5 cm×3.0 cm.其中2例经植皮治愈,6例分别经苄胺唑林同一静脉滴注、苄胺唑林局部皮肤浸润注射、33%硫酸镁溶液、95%酒精溶液局部皮肤湿敷、红外线烤灯局部皮肤照射,1周后治愈,1例放弃治疗,1例因原发病死亡.结论多巴胺在周围血管持续静脉滴注可以引起穿刺部位局部皮肤的缺血、坏死.抗休克治疗时要考虑到休克的病理生理学特点和多巴胺药理学特性两方面的影响.最好选用深静脉,避免同一血管长时间给药.一旦穿刺部位皮肤颜色发生改变,局部应用扩血管药物注射,同时可照红外线烤灯.选择血管、密切观察输液部位皮肤的情况、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很重要.
推荐文章
阿昔洛韦静脉滴注致婴幼儿血管坏死及周边皮肤溃烂临床分析
脑炎,病毒性
阿昔洛韦
婴儿
血管炎
药物不良反应
1例复方氨基酸静脉滴注外渗致皮肤坏死原因分析与预防
复方氨基酸
静脉输液外渗
皮肤坏死
原因
预防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巴胺静脉滴注致皮肤坏死10例原因分析与治疗
来源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多巴胺 静脉滴注 皮肤坏死
年,卷(期) 2005,(20) 所属期刊栏目 短篇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02-170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97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巴胺
静脉滴注
皮肤坏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全科医学
旬刊
1007-9572
13-1222/R
大16开
199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368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