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比观察冠心病患者和健康者经超激光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后脉搏、血压和心电图多项指标的变化,评估超激光照射星状神经节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①选择2004-12/2005-04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及在心内科门诊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8例,男7例,女11例.患者均知情同意.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照射左侧星状神经节治疗组(n=8)及口服药物治疗组(n=10).同期选择本院医务人员18人作为对照组,均无基础心脏病,且知情同意.随机分为2组:照射左侧星状神经节对照组(n=9)和照射右侧星状神经节对照组(n=9).②采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行超激光照射星状神经节,输出功率80%,照射周期为2 s,停2 s,照射10 min,至感到头部有温热舒适感,或出现霍纳氏征.口服药物组患者仰卧休息10 min后,口服硝酸异山梨醇5 mg.③所有受试者分别在超激光照射星状神经节和口服药物前,以及超激光照射星状神经节和口服硝酸异山梨醇后10和30min测量并记录心率、血压,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由专业人员用心电图机描记12导联心电图,测量并分析QT间期的变化.测得的QT值按Bazett公式,用R-R间期的平方数除实测的QT值,即得校正的QT间期,并以最大QT与最小QT之差计算QT离散度.④计量资料差异性测定采用t检验. 结果:冠心病患者18例和健康者18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心电图各项指标变化:左侧星状神经节治疗组在干预后10和30 min QT离散度较治疗前明显减少[(31±10),(30±12),(40±6)ms,P<0.05].左侧星状神经节治疗组和口服药物治疗组干预后30 min校正的QT间期明显低于干预前[(397±10),(391±29)ms;(401±10),(402±41)ms,P<0.05].其他组的QT离散度在治疗后也有减少,但差异不明显(P>0.05).②干预后30 min左侧星状神经节治疗组、左侧星状神经节对照组和右侧星状神经节对照组的心率明显比治疗前减慢[(75±8),(76±6),(76±5)次/min;(82±4),(82±4),(84±4)次/min,P<0.05].干预后10 min右侧星状神经节对照组心率明显比治疗前减慢[(76±5),(84±4)次/min,P<0.05].干预后10和30 min各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收缩压乘积与治疗前接近(P>0.05). 结论:使用超激光照射左侧星状神经节可以减少心肌的QT离散度,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
推荐文章
超激光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偏头痛
激光疗法
星状神经节
超激光照射左侧星状神经节对初发心房纤颤转复预后的影响
激光疗法
星状神经节
心房颤动
心脏复律
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
冠心病
心血管反应
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基层医疗中的作用
冠状动脉疾病
心电描记术
冠状动脉造影
老年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激光照射星状神经节对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和血压及心率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红外线/治疗应用 神经传导阻滞 心电描记术
年,卷(期) 2005,(27)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1.4
字数 54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5.27.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娟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14 99 6.0 9.0
2 赵迅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5 9 2.0 3.0
3 蒋劲 深圳南山医院疼痛科 4 8 2.0 2.0
4 王祖音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7 42 3.0 6.0
5 魏世珍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4 5 2.0 2.0
6 吴晔良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8 40 3.0 6.0
7 陈珠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电图室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109)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外线/治疗应用
神经传导阻滞
心电描记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