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体外检测木香、香附、地肤子、吴茱萸4种中药乙醚提取物对串珠镰孢菌、茄病镰孢菌、黄曲霉菌3种真菌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体外药基法进行检测.测定4种中药乙醚部分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和不同浓度木香乙醚提取物抗3种真菌的量效反应关系.结果: 4种中药中木香的乙醚部分提取物抑菌效果最好,MIC为2.5~5mg/ml,并且抗3种真菌作用均有量效反应关系.结论:木香乙醚提取物对串珠镰孢菌、茄病镰孢菌、黄曲霉菌3种角膜真菌的抗菌效果最好.
推荐文章
中药川芎固体粉末和乙醚提取物红外光谱研究
川芎
固体粉末
乙醚提取物
红外光谱
土木香提取物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分泌作用的研究
抗毒力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土木香提取物
毒力因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木香等中药乙醚提取物抗角膜真菌作用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药乙醚提取物 角膜真菌 最小抑菌浓度
年,卷(期) 2005,(8) 所属期刊栏目 药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6-121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37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福江 3 58 2.0 3.0
2 刘翠青 3 12 1.0 3.0
3 陈联群 3 3 1.0 1.0
4 张荣梅 2 0 0.0 0.0
5 王锦 3 12 1.0 3.0
6 王桂荣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129)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药乙醚提取物
角膜真菌
最小抑菌浓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半月刊
1607-2286
13-3905/R
北京市东三旗邮局16信箱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0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0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