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皮肤基底细胞α-微管蛋白的变化,从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探讨其皮肤基底细胞α-微管蛋白与VD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1-03/12在广州东山区福利院和暨南大学医学院进行.取广州东山区福利院志愿参加实验的正常老人和VD患者各5例背部皮肤,用免疫细胞化学和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观察,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对照组皮肤免疫阳性染色主要位于基底细胞的胞质(吸光度为0.814±0.152;体积积分吸光度为96.020±14.755);VD组阳性产物主要位于基底细胞层(吸光度为0.398±0.081;体积积分吸光度为41.800±7.82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8.368,-54.220,P<0.05).胶体金标记结果显示对照组基底细胞可见较丰富的微管,标记的胶体金多散在于胞质[(15.50±3.41)个/细胞)].VD组基底细胞内微管较对照组增多,基底细胞标记的胶体金颗粒较对照组明显减少[(11.38±3.27)个/细胞,t=4.120,P<0.05].结论:VD患者皮肤组织细胞骨架结构亦发生变化,提示痴呆可能是一种系统性的退行性疾病.了解皮肤组织的变化,可能有助于痴呆的非神经系统生物学诊断指标的建立.
推荐文章
用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检测新城疫病毒
胶体金免疫电镜
新城疫病毒
柠檬酸三钠还原法
NDV
免疫细胞在血管性痴呆炎症反应中的调控作用
血管性痴呆
免疫应答
炎症反应
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免疫细胞
免疫胶体金技术及其应用
免疫胶体金技术
制备
应用
心肌肌钙蛋白I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法的建立
心肌肌钙蛋白I
胶体金
免疫层析试验
快速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管性痴呆患者皮肤α-微管蛋白免疫细胞化学与胶体金免疫的电镜观察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痴呆,血管性 微管蛋白 皮肤 免疫化学 显微镜检查,免疫电子
年,卷(期) 2005,(5)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49.1
字数 38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5.05.03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国庆 暨南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102 572 13.0 20.0
2 肖计划 暨南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教研室 22 248 7.0 15.0
3 查彩慧 广州市儿童医院儿保科 5 16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痴呆,血管性
微管蛋白
皮肤
免疫化学
显微镜检查,免疫电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