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甲地孕酮改善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分析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纳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1999-01/2005-02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93例,均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行为状态量表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对实验内容患者知情同意.同一患者在院接受至少2个疗程的应用抗肿瘤药物治疗(简称化疗),每个疗程包括3个周期,两个疗程间隔一两个月.患者第1个疗程化疗均联用甲地孕酮为治疗组,第2个疗程不用甲地孕酮为对照组.治疗组化疗前1天开始服用甲地孕酮160mg,每天两三次,至化疗结束后2周,同时加用阿司匹林40mg/d,对照组不使用甲地孕酮.①观察每天变化评估患者进食量:增加,增加>50 g;不变,改变<50 g;减少,减少>50 g.②观察治疗后改变评估患者体质量:增加,增加>1.0 kg;稳定,改变<1.0 kg;减轻,减少>1.0 kg.③应用行为状态量表评分评定患者行为状态:改善,治疗后评分增加>10分;稳定,治疗前后评分变化<10分;降低,治疗后评分减少>10分.④应用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评估患生活质量情况:以健康状况、劳动能力、日常生活、精神状况及是否需要帮助5项主要分析因素,每项分3个等级(0~2分),全卷得分最高为10分,最低为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高.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患者66例.①两组患者进食量变化:治疗组增加患者多于对照组[64%(42/66),32%(21/66),P<0.001].②两组患者体质量变化:治疗组增加患者多于对照组[44%(29/66),28%(18/66),P<0.05].③两组患者行为状态变化:治疗组改善患者多于对照组[70%(46/66),21%(20/66),P<0.001].④两组患者Spitzer指数评分:治疗组患者身体自然情况评分低于对照组[(2.21±0.32),(2.36±0.73)分,P<0.1],治疗组患者工作能力和亲人照顾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组:(3.41±0.74),(2.35±0.56)分,对照组:(6.33±0.58),(5.96±0.67)分,P<0.1].结论:①加用甲地孕酮治疗对晚期胃癌患者进食量、体质量有较大改善,能够提高化疗患者接受治疗的耐受性.②使患者的行为状态及工作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使终末期癌症患者对其所处客观生活状态产生良性的主观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