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每年都会发生若干起富人被害的刑事案件,这引起了某些有创见但思维却不够严谨的社会学家的注意,他们从中看出一种针对富人与日俱增的仇恨。每个时代都在为自己的罪孽寻找替罪羊。譬如,谈到大城市犯罪率增长,就会着重提到外地人和城市的农民工。尽管富人被害的案件在增加,但它们仍然只占犯罪率的极少部分。绝大部分犯罪依然是针对穷人或不那么富有的人的。可没有哪位社会学家就此提出“仇穷心理”以暗示富人的嫌疑。但为什么一旦富人开始成为犯罪行为的目标时,
推荐文章
当前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研究现状综述
阶级
阶级斗争
划分
“过时”
审视与反思:马克思无产阶级理论的两种当代解读
无产阶级
主体性
奈格里
雷蒙·阿隆
犯罪构成本体的再讨论
犯罪构成本体
唯一性
法定性
论中国共产党关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原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
无产阶级
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
创新与实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犯罪背后没有阶级理论
来源期刊 党建文汇:上半月版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刑事案件 犯罪行为 犯罪学 犯罪率
年,卷(期) 2005,(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4
页数 1页 分类号 D91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刑事案件
犯罪行为
犯罪学
犯罪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党建文汇:上半月
月刊
1003-806X
21-1014/D
沈阳市和平区南五马路228号
8-9
出版文献量(篇)
21513
总下载数(次)
58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