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新鲜人羊膜去除绒毛膜干燥后修剪成薄厚各种的单层类型,经塑膜包装后再经γ射线辐射的辐射生物薄膜,在创伤创面修复中对创面的保护和促进愈合作用.方法:①动物实验:2001-03/2002-03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急诊创伤实验室完成.选取Wister优质大鼠40只,麻醉后背部脱毛,浸入沸水中8 s,致背部烫伤,烫伤面积相当于鼠体表面积的15%~20%,镜检相当于深Ⅱ度创面.每只大鼠的烫伤创面分别贴敷辐射生物薄膜和常规油纱,用纱布间断缝于创缘.术后3 d去除敷料,暴露对比分别观察贴敷辐射生物薄膜和油纱后的创面愈合情况.于烫伤后4,6,8,10,12 d活杀取材,各8只,对创面愈合情况进行组织学及电镜检查.②临床观察:选取2001-11/2004-11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急诊创伤外科的130例烫伤患者,共150个创面,其中手术供皮区创面60个,浅Ⅱ度创面50个,深Ⅱ度创面40个.手术供皮区创面:取皮厚度0.5~0.8 mm,面积0.5%~4.0%.供皮区取皮后压迫止血,取皮创面对称贴敷辐射生物薄膜和油纱,15 d后进行创面的检查换药处置.浅Ⅱ度创面:面积0.25%~3.0%.创面常规清创后,对称贴敷辐射生物薄膜和油纱,2 d后进行创面的检查换药处置,对贴敷辐射生物薄膜侧的创面行半暴露疗法,对贴敷油纱侧的创面仍行包扎换药.深Ⅱ度创面:面积0.5%~3.0%.具体方法同浅Ⅱ度创面.如创面干燥,贴敷辐射生物薄膜侧行半暴露疗法,直至创面愈合;如创面渗液较多,给予有孔辐射生物薄膜重新包扎,待渗出停止时再行半暴露疗法.油纱侧检查换药后,仍行创面包扎疗法.结果:动物实验:中途无脱落.创面愈合情况:①大体观察:伤后4,6 d贴油纱侧和辐射生物薄膜侧毛发均未长出,炎性水肿逐渐吸收.油纱侧创面伤后12 d仍可见灶性小溃疡;而辐射生物薄膜侧创面伤后8 d即可见大量毛发生长,伤后10,12 d全部创面均愈合,皮肤具有弹性,毛发规则丛生,与正常表皮无区别.②光镜所见:贴油纱侧的创面,伤后4,6 d表皮内大片凝固性坏死,真皮内大量急性炎细胞浸润,间质水肿,血管扩张充血.伤后12 d创面仍有灶性溃疡,真皮层少量毛囊、毛根、毛发再生;而贴辐射生物薄膜侧的创面伤后10,12 d,表皮角质层、透明层、真皮乳头层、网状层均不见炎细胞浸润,水肿细胞完全消失,纤维走形正常,属于正常皮肤组织状态.③扫描电镜观察:贴油纱侧创面伤后12 d,创面中心为坏死结痂,大量炎性渗出物及白细胞存在,覆盖创面表面的为无结构状的坏死组织;而贴辐射生物薄膜侧的创面伤后12 d,可见规则的角化层,毛发发育良好,毛囊数量较多,毛发成束存在.④透射电镜:贴油纱侧的创面伤后12 d,细胞结构模糊不清,系创面坏死组织,其中夹杂着大量中性白细胞;而贴辐射生物薄膜侧的创面伤后12 d,可见部分表皮和真皮全层,棘细胞排列整齐,颗粒层呈扁平排列,核质稀疏,角质颗粒较多,角化完全,似正常皮肤.临床观察:按实际处理分析,150个创面中,贴敷辐射生物薄膜侧脱落6个,其中浅Ⅱ度创面2个,深Ⅱ度创面4个.①不同程度创面皮肤愈合时间贴辐射生物薄膜侧比贴油纱侧平均提前时间:供皮区创面四五天[(17±1.5),(21±1.5)d];浅Ⅱ度创面五六天[(9±2),(12±2)d];深Ⅱ度创面七八天[(t4±1.5),(21±1.5)d].②深Ⅱ度创面细菌学检查结果:烫伤后8 d,贴辐射生物薄膜侧的创面无细菌生长,贴油纱侧的刨面细菌生长明显.结论:辐射生物薄膜制品行塑膜包装储存,拆装即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经动物实验和临床治疗观察,辐射生物薄膜为手术供皮区和各种程度创伤创面的修复提供了一种良好的保护条件和环境.
推荐文章
创面修复生物胶治疗挫裂伤创面疗效
创面修复生物胶
挫裂伤
创面愈合
苏肤凝胶促进宫颈糜烂LEEP刀术后创面修复的临床观察
苏肤凝胶
宫颈糜烂
物理治疗
创面修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辐射生物薄膜促进创面修复的动物和临床实验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生物敷料 创伤和损伤 修复外科手术 辐射 γ射线
年,卷(期) 2005,(26) 所属期刊栏目 组织工程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14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18
字数 58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5.26.06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勇胜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急诊创伤外科 10 22 3.0 4.0
2 宋烜赫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急诊创伤外科 9 89 4.0 9.0
3 谢向晨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急诊创伤外科 6 26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敷料
创伤和损伤
修复外科手术
辐射
γ射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