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L-精氨酸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血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影响,并探讨血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与血管局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关系.方法:①实验于2003-9/2004-04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研究室完成.选用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模型组、L-精氨酸组、对照组.②模型组、L-精氨酸组予高脂饮食10 d后,球囊拉伤右髂外动脉.继续喂以高脂饮食30 d后处死动物,L-精氨酸组从术后第2天起经饮水给予L-精氨酸1g/d.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③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实验前、术前及术后30 d各组兔血清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组织冰冻切片以原位杂交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mRNA的表达,抽提蛋白行免疫印迹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蛋白.④计量数据间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兔2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mRNA表达:血管损伤后30 d,模型组明显增多,L-精氨酸组较轻,对照组阴性.②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血管损伤后30 d,模型组明显增多,L-精氨酸组少于模型组,对照组少量.③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各组3个时间点无差异(P>0.05).术后30 d,模型组明显高于术前(P<0.05);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及L-精氨酸组(P<0.01,0.05),而L-精氨酸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口服L-精氨酸能够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兔血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血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可以反映球囊损伤血管局部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变化.
推荐文章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及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关系及其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代谢综合征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动脉粥样硬化
通脉消斑汤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
颈动脉粥样硬化
通脉消斑汤
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
rAAV2/1-Acrp30对动脉粥样硬化的GK大鼠NF-κB及黏附分子的影响
脂联素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核转录因子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可溶性血管内皮黏附分子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及黏附分子水平的变化
类风湿关节炎
黏附分子
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E 选择素
C反应蛋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L-精氨酸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血液 精氨酸
年,卷(期) 2005,(39)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3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1.4
字数 45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5.39.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宝贵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55 196 8.0 12.0
2 朱彦琪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8 33 2.0 5.0
3 张治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脉硬化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血液
精氨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