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磁共振成像已被公认为是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段.目的:探讨创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与MRI影像学变化的相互关系.设计:回顾性分析.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对象:选择1982-06/2002-06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收治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3例.临床表现为4种不同类型:①呈四肢对称性不全瘫,肌力一二级58例,其中14例呈四肢运动性丧失而触觉存在或损害轻微.②中央管综合症34例.表现为双上肢肌力显著减退或丧失,肌力0~2级.③半脊髓综合征27例.表现为一侧上下肢肌力及触觉明显减退.④表现为一侧上肢剧痛,运动损害轻微,对侧下肢痛觉减退,但肌力良好4例.方法:对创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3例进行MRI检查.主要观察指标:12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与MRI影像学结果的关系.结果:123例患者临床表现和MRI影像学资料进入结果分析.①MRI分为横型突出58例,临床表现呈四肢对称性不全瘫痪.②MRI呈中央型突出34例,临床表现呈中央管综合征,双上肢肌力显著减退或丧失.③MRI呈旁侧型27例,临床表现呈不典型性半脊髓综合征.④MRI呈边缘型4例,临床表现为一侧神经根性痛,对侧痛温觉障碍.结论:MRI分型说明了确定的椎间盘突出的节段、位置及形状,其产生的4种不同的临床表现说明了该解剖位置支配相应神经所产生功能障碍的一致性.
推荐文章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及其成因分析
颈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表现
成因
青少年型颈椎间盘突出的MRI影像学分析及临床特点
青少年型
颈椎间盘突出
MRI影像学
创伤性骨关节病临床表现变化与影像学联系
创伤性骨关节病
16排CT机
踝关节
软骨成像
颈椎间盘膨、突出症的CT影像分析
颈椎间盘膨
突出症
CT影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创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表现与MRI影像学的变化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创伤和损伤 脊髓损伤 磁共振成像
年,卷(期) 2005,(2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0-26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81.5
字数 12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5.22.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卫东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 10 78 5.0 8.0
2 任先军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 8 21 3.0 4.0
3 梅芳瑞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 5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椎间盘移位
创伤和损伤
脊髓损伤
磁共振成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