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逆灸对随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原发足组织病理学变化及中枢性应激激素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针灸机理实验室进行.以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Wistar大鼠分为6组,每组8只.①正常组:不造模,不预灸.②模型早期组:大鼠右后足掌皮下注射福氏完全佐剂0.1 mL造成佐剂性关节炎模型,造模第3天取材.③逆灸早期组:于造模前进行艾灸,大椎穴处施灸,每次1壮,隔日灸1次,共灸8次,并于灸结束后造模,造模第3天取材.④模型继发组:造模,造模第16天取材.⑤逆灸继发组:于造模前进行艾灸,并于灸结束后造模,造模第16天取材.⑥逆灸正常组:正常大鼠进行艾灸,灸结束后取材.采用放射免疫法观察各组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及β内啡肽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原发足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48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模型各组关节滑膜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滑膜水肿;逆灸各组较模型组减轻.②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水平:模型早期水平与模型继发组均较正常组高[(541.65±74.95),(479.70±59.08),(187.14±42.24)ng/g,P<0.01];逆灸模型早期与继发组均较同期模型组低[(365.04±69.87),(367.14±35.93)ng/g,P<0.05].③β内啡肽水平:模型早期组水平高于正常组,模型继发组与正常组水平相似[(24.16±2.16),(15.86±1.37),(13.74±1.24)μg/g,P<0.01],逆灸早期组低于同期模型组,但逆灸继发组高于早期组[(19.28±1.91),(21.75±1.68)μg/g,P<0.05].结论:逆灸、佐剂和逆灸后再接受佐剂3种情况对大鼠下丘脑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β内啡肽应激激素产生不同的影响.逆灸和佐剂刺激均可使大鼠下丘脑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β内啡肽的含量产生增高的趋势,但佐剂刺激比逆灸强烈得多,使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在早期和继发期均异常升高,使大鼠下丘脑β内啡肽早期异常升高,但继发期开始下降到正常水平.逆灸、佐剂作为不同的应激原均可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只是程度和延续时间存在差异.若将两种性质不同的应激互相前后叠落,即逆灸后再接受佐剂刺激,则呈现局部和全身的早期和继发期的病理应激反应的减轻综合效果,同时使早期,异常升高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β内啡肽开始下调;但到继发期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仍然维持缓降的趋势,β内啡肽却又开始上升,显然两种激素在佐剂性关节炎发展的不同时段以及逆灸对其的影响呈现出并不完全相同的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