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听觉稳态诱发电位是由调制声信号诱发的,反应同刺激声信号具有锁相性的稳态诱发电位.目前已成为具有频率特性的客观测听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听觉稳态诱发电位的起源、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1-01/2003-12的听觉稳态诱发电位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auditory steady state respons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手工检索或计算机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03-12的诱发电位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为"诱发电位,听觉,客观测听法".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试验包括上述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然后筛除明显非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进一步判断是否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无论是否为单盲,双盲或非盲法.②试验包含平行对照组,即感音神经性聋但未测试听觉稳态诱发电位者.③试验组为感音神经性聋并经听觉稳态诱发电位测试者.排除标准为对传导性及混合性聋患者的研究,个案报告被排除在外.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7篇关于听觉稳态诱发电位的随机和非随机试验,20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7篇试验中,5篇因系重复的同一研究,2篇为Meta分析研究.资料综合:20个试验包括1 327例患者,分别对应用听觉稳态诱发电位对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客观听阈测试予以评价.结果为对于绝大多数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应用听觉稳态诱发电位均能获得较准确的客观听阈,缺点是测试易受患者觉醒状态的影响.结论:寻找具有频率特性的客观测听方法一直是临床听力学研究的重点,听觉稳态诱发电位的广泛应用有可能成为对儿童进行早期听阈评估的主要方法.
推荐文章
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40Hz听觉事件相关电位对听力减退进行评价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40Hz明觉事件
听力减退
耳聋
脑瘫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分析
脑性瘫痪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听力障碍
OSAHS严重程度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多导睡眠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听觉稳态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诱发电位,听觉 测听法 综述文献
年,卷(期) 2005,(14)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6-17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64.21
字数 64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5.14.1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诱发电位,听觉
测听法
综述文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