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注意缺陷或多动障碍通常采用精神兴奋类药物治疗,此类药物已经显示对大多数儿童的认知和行为障碍起改善作用.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哌醋甲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设计:病例对比观察.单位: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和山东省牟平县人民医院心理精神科.对象:选择2002-03/2004-04在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门诊和山东牟平人民医院心理精神科门诊或病房就诊的儿童多动症患儿60例,监护人均知情同意.随机分为2组,奥氮平组及哌醋甲酯组各30例.方法:奥氮平组患儿给予奥氮平2.5~7.5 mg/d,晚上1次顿服;哌醋甲酯组给予哌醋甲酯5~15 mg/d,分早、午2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两组患儿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周末用Conners氏教师用量表(①多动指数项目分10个条目.②多动行为因子项目包括7个条目.每项表现为"无、稍有、相当多、很多"计为0,1,2,3分)、治疗副反应量表(分为行为毒性、化验异常、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皮肤症状等.0无,1可疑或极轻,2轻度,3中度,4重度.最高分为22,最低为0,超过2分为阳性)进行多动症状及副反应评估.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儿治疗第12周末多动症状评分及副反应评分.结果:60例患儿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两组患儿治疗第12周末多动症状评分比较:治疗12周后,奥氮平组及哌醋甲酯组患儿的多动指数总分及多动行为因子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2.4±2.8,15.1±9.2,13.7±3.4,20.8±10.3:26.6±3.9,43.5±11.7,25.5±4.8,41.6±5.9(t=8.16~15.26,P<0.05~0.01)];且奥氮平组的多动行为因子总分显著低于哌醋甲酯组(t=2.69,P<0.05).②两组患儿治疗第12周末的副反应评分比较:奥氮平组、哌醋甲酯组患儿的副反应评分分别为10.3±4.5,10.9±3.8,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及哌醋甲酯均能显著改善多动症患儿的多动症状和注意缺陷,但奥氮平对行为障碍的总体改善程度要优于哌醋甲酯.
推荐文章
牡丹江地区儿童多动症药物(哌甲酯)治疗及转归
儿童多动症
中枢兴奋剂(哌甲酯)
治疗
盐酸哌甲酯片在儿童多动症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儿童多动症
盐酸哌甲酯片
认知功能
影响分析
盐酸哌甲酯控释片联合静灵口服液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效果
小儿
多动症
盐酸哌甲酯控释片
静灵口服液
盐酸哌甲酯控释片联合静灵口服液治疗小儿多动症的效果研究
盐酸哌甲酯控释片
静灵口服液
小儿多动症
效果
不良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奥氮平与哌醋甲酯治疗儿童多动症效果对照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轻微脑损伤综合征/药物疗法 哌醋甲酯 治疗结果
年,卷(期) 2005,(48)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4-17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4
字数 17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5.48.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郝学儒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 6 54 4.0 6.0
2 崔文波 山东省牟平县人民医院心理精神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轻微脑损伤综合征/药物疗法
哌醋甲酯
治疗结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