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估熵值和脑电活动类型对优秀举重运动员选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自组织理论的思想,采用文献资料法检索、收集、整理有关举重科学选材的专著、文献与运动训[练学等相关领域的资料,作为调查的理论基础和实证的依据.使用RJTB-1型高级运动训练状态(脑)监控仪,应用脑电复合谱分析的脑电α波竞争分析技术,收集并对不同性别、级抖别举重运动员115人的脑电α波进行测试、分型与分类.结果:根据不同的脑电活动(8,9,10,11,12,13Hz和熵值),把所有的脑电活动归纳为5种类型:运动控制分散型(即0型,特点为思维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动力定型较难形成);运动控制非稳定型(即1型,特点是专项素质优化过程较长);运动控制优化型(即2型,特点是优先控制,具备较好的运动适应能力,学习较快,并且容易进入稳定状态);运动控制认知型(即3型,特点是注重思维,善于思考,注重学习的理解,动作专项素质表现容易稳定,教练员使运动员理解基础上的教学会训练效果较好);运动控制情绪型(即4型,特点是举起或注意转换速度快,情绪好时注意控制较好,情绪不好时成绩不稳定,易大起大落,成绩容易受环境影响).优秀举重运动员主要是由脑电活动3型和2型的人为主.3型脑电类型的优秀运动员的脑电熵值与运动成绩的相关具有显著性.结论:熵值大小对举重选材有重要意义,熵值越小对举重的意义也就更为重要,熵值越大对优秀举重运动员选材意义的关系越小.熵值作为一个选材指标,对于脑电活动为3型的优秀运动员是有效的,也是可行的.提示初步评价中国优秀举重运动员熵值与脑电活动类型的规律,可解决"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对环境自组织适应结果"的客观分析评价问题,为运动选材开辟了新的手段.
推荐文章
少年举重运动员基础选材的探讨
举重运动员
肌肉类型
生理机能
遗传因素
试论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
少年女子
举重运动员
耐力
爆发力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选材的探讨
青少年
举重
运动员
选材
科学
关于举重运动员选材现状的分析
举重运动员
选材现状
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电活动类型对优秀举重运动员选材评估的价值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举重 脑电描记术 运动医学
年,卷(期) 2005,(36) 所属期刊栏目 运动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10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87
字数 574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45)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举重
脑电描记术
运动医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