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有坐骨神经痛的腰椎间盘患者脑脊液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找出改变最明显的蛋白质,揭示其与神经源性疼痛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05/09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住院的有坐骨神经痛的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例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组,每例取2 mL脑脊液,与对照组10例志愿者的脑脊液标本经丙酮沉淀后,依次进行等电聚焦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所得凝胶银染后扫描,用PDQuest图像分析软件(Bio-Rad)进行处理,找到表达上差异最明显蛋白质,进行质谱鉴定.结果:2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在双向电泳图谱上有15个蛋白质的表达在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9个蛋白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组表达升高,6个降低.②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鉴定其中改变最明显的蛋白质为胱抑蛋白C.③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证实在腰椎间盘突出引起坐骨神经痛患者的脑脊液中,胱抑蛋白C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93±0.49),(2.26±0.34)mg/L,P<0.01].结论:胱抑蛋白C在有坐骨神经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脑脊液中的浓度明显升高,可以作为反映神经源性疼痛的一种标记物.
推荐文章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脑脊液胱抑蛋白C水平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脑脊液胱抑蛋白C水平
比较
MED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后路腰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6例
后路腰椎间盘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椎间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胱抑蛋白C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脑脊液中的改变可否作为神经源性疼痛的标志物?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坐骨神经痛 脑脊液 免疫电泳,双向 胱抑蛋白C
年,卷(期) 2005,(4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81.533
字数 57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5.41.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炳芳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 428 5651 33.0 53.0
2 刘旭东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 15 127 5.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坐骨神经痛
脑脊液
免疫电泳,双向
胱抑蛋白C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