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三峡库区历史上曾为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和地方病的高发地区,其淹没面积大、人口密集,水库形成后的污染可能会造成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目的:通过分析开县地区人群的主要健康指标以及影响因素,对三峡水库形成后可能产生的对人群健康造成的影响因素进行预测性评估.设计:横断面调查.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及重庆市开县疾病控制中心.对象:调查于2004-02/05在重庆市开县完成,调查对象为该县所有人口的疾病监测资料,选择三峡库区重庆段其他库区县及非库区县人群的疾病监测资料作为对照.方法:收集有关社会发展、人群健康和与公共卫生体系的有关指标,深入有代表性的重点乡镇现场调查.对相关资料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并利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三峡工程对人群健康的潜在影响做出全面预测评估.主要观察指标:①开县、重庆市和全国1999~2001年一般人群的健康状况比较.②开县、重庆市和全国1999~2003年传染病发病率比较.③水库形成后对人群健康产生的潜在影响.结果:①开县、重庆市和全国1999~2001年一般人群的健康状况比较:开县孕产妇病死率、婴儿以及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高于全国和重庆市的平均水平,多项指标显示出开县的一般人群健康状况较差.②开县、重庆市和全国1999~2003年传染病发病率比较:重庆市的传染病发病率维持在250/10万左右,高于全国水平(190/10万左右).开县的传染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近两年的发病率达国内的1.5倍以上.③水库形成后可能发生的对人群健康产生的潜在影响:介水传染病尤其是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自然疫源疾病及虫媒传染病性疾病的发生;肝癌等恶性肿瘤性疾病.结论:应加强对现有公共卫生体系相对薄弱环节和潜在各种疾病流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认识.随着三峡工程的进度加快,必须加强防治对策,预防和减轻水库形成后可能对人群产生的健康危害.
推荐文章
对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几点认识
生态
环境影响
评价
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对库区水流水质影响预测
三峡工程
水库
水流
水质
影响
预测
三峡工程下游宜昌至湖口河段河道演变研究
河道演变
河型
河势
水沙变化
三峡工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峡工程对开县人群健康可能发生的潜在影响的预测评估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卫生状况 流行病学 环境
年,卷(期) 2005,(3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5-15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181.37
字数 19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5.39.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洋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30 2052 23.0 33.0
2 田考聪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59 659 13.0 24.0
3 龙倩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3 200 9.0 13.0
4 李颖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45 290 10.0 14.0
5 陈静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49 514 11.0 21.0
6 张成勇 1 2 1.0 1.0
7 曹佳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 2 7 2.0 2.0
8 舒为群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 2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卫生状况
流行病学
环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