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临床研究表明,脑梗死发作如能早期得到有效治疗,尤其是在发病后6 h内或更早时间接受正规专科治疗,其预后明显优于延迟治疗时间组.而细胞促抑凋亡指标改变是否可做为预后不良判断标准尚不清楚.目的:通过对住院不同时间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细胞凋亡因子含量测定与预后研究,进一步明确疾病的治疗时机窗.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化同期对照研究.单位:一所军区总医院的神经科病房.对象:2000/2002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内二科住院的男性患者144例.按住院不同时间接受治疗分为4组:6,24,72,96 h组.方法:采用蚓激酶400 mg,肝素钠(抗栓灵)2片,尼莫地平60 mg,维生素E100mg,3次/d口服,银杏叶提取物(金钠多)52 5mg加生理盐水150mL,脑多肽10mL加生理盐水150mL,1次/d静脉点滴,10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对大面积梗死(> 7 cm2)给200 g/L甘露醇脱水,4组受试者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检测血小板膜Fas,Apo2.7,Bcl-2百分含量及预后评估.主要观察指标:不同治疗时间组患者外周血小板膜Fas,Apo2.7,Bcl-2百分含量及预后评估. 结果:6 h组血小板膜Fas,Apo2 7,Bcl-2百分含量治疗后明显低于或高于治疗前(P<0.05).而与其他各组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疾病预后的统计分析中显示,发病后6 h内接受治疗的患者有效率较96 h治疗组明显增高,而病死率显著下降.结论:发病后6 h住院接受正规治疗确有提高疾病预后、降低致残率的作用,而Fas,Apo2.7,Bcl-2指标异常,程度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