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肉毒毒素A治疗小儿上肢痉挛性脑性瘫痪(脑瘫)的给药量化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03-07/2004-07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小儿外科住院治疗的伴有上肢痉挛性瘫痪的脑瘫患儿35例,根据体质量、肌张力以及肌力的大小,通过患儿的药物/公斤体质量权重Dkg[(Dkg=体质量(kg)+肱二头肌肌力(kg)],然后采用Ashworth分级为Ⅰ+级的肌群只给予基础用药量2.0 U/Dkg,分级Ⅱ、Ⅲ级的肌群给药量分别增加25%和50%.前臂及手掌用量与上臂用量各占总量50%,据此计算得出肉毒毒素A的使用剂量,采用扇形注射方法进行治疗,通过改良Ashworth评定治疗前后肌张力,改良医师评价法进行上肢的运动形式的评定,同时参照马若飞等提出的小儿脑瘫评估标准,进行运动功能评价及治疗进展评估.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治疗及随访至24周时,患儿为77%(27/35).①拇内收肌最短2h肌张力即开始降低,平均显效时间24h,作用最佳时间8周,所有注射治疗部位肌张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注射治疗2周后Ashworth评分下降2级及2级以上13例,下降1至2级9例,8周后Ashworth评分下降2级及2级以上18例,下降1至2级11例.②肌力在注射肉毒毒素A后24 h内即有轻度的下降,但下降幅度并不大,注射4周后下降至最低水平(20%~59%),其中以伸腕肌群肌力下降最为显著,而在肱二头肌并不明显.③注射后4周时,抓持、拾物功能评分高于注射前[(10.23±8.38),(5.67±4.27);(7.13±6.02),(3.52±2.86);P<0.05].注射后8周时,上肢医师评价评分高于注射前[(18.55±7.57),(9.09±3.25),P<0.01].当至注射后24周时,抓持、拾物功能与注射前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但上肢医师评价与注射前比较差异仍存在显著性.④拇指内收功能以及近指间关节活动度在注射后4周时分别大于注射前[(28.1±4.8),(43.3±5.6);(21.7±5.4),(37.6±6.2);P<0.01],至注射后8周时所测量关节活动度与注射前比较差异明显(P<0.01),注射后24周时,腕关节的屈伸与注射前没有差别.结论:本组内毒素A计量方法以体质量、肌力和肌张力共同作为指标,用药后平均12~72 h出现治疗效果,并可维持3~6个月.这种将肌力、肌张力的测量结果参与量化,提供了一种应用肉毒毒素A的相对客观的计量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