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聚乳酸、聚乙醇酸及其共聚物的细胞毒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实验于2004-01/06在南方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由暨南大学化学系提供.聚乳酸类材料,聚乙醇酸类材料,聚乳酸、聚乙醇酸的共聚物实验用细胞系: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细胞库.采用能快速评定细胞增殖率和细胞毒性的比色分析方法-噻唑蓝比色法,分别检测对聚羟基乙酸和聚乳酸的共聚物细颗粒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相对增殖率的影响,评价其细胞毒性.细胞毒性分级评估标准:0级,细胞相对增殖率≥100%;1级,细胞相对增殖率≥80%;2级,细胞相对增殖率≥50%;3级,细胞相对增殖率≥30%;4级,细胞相对增殖率≥0.结果:聚乳酸类增殖率94.1%,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聚乙醇酸类增殖率94.4%,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聚乳酸、聚乙醇酸的共聚物增殖率92.4%,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结论:聚乳酸、聚乙醇酸及其共聚物无细胞毒性,可临床应用.
推荐文章
四唑盐比色法评价聚乳酸、聚乙醇酸及其共聚物的细胞毒性
细胞毒性试验
比色法
聚乳酸
聚乙醇酸
载紫杉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纳米粒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作用***◆
生物材料
纳米生物材料
紫杉醇
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纳米粒
凋亡
抑制
肝癌
缓释药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生物材料图片文章
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修复喉软骨缺损
生物材料
软骨生物材料
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
pickering乳液法
修复
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支架
孔隙率
3D打印多孔β-磷酸三钙负载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抗结核药物缓释微球复合材料:构建及细胞毒性评价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3D 打印
β-磷酸三钙负载抗结核药物缓释微球复合材料
生物相容性
CCK-8法
成骨细胞
相对增殖率
细胞毒性分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乳酸和聚乙醇酸及其共聚物细胞毒性的评价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细胞毒性试验,免疫 比色法 聚乙醇酸
年,卷(期) 2005,(46) 所属期刊栏目 组织工程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4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318.08
字数 33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5.46.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晓军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外科 46 326 11.0 15.0
2 汪海滨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外科 2 1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细胞毒性试验,免疫
比色法
聚乙醇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