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是一种新的屈光手术方法,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在高度近视治疗视力恢复及角膜上皮修复情况.方法:2003-06/2004-09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视光中心分别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患者140例(272眼)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患者120例(229眼)进行6~12个月的术后观察.结果: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患者术后36例(30%)出现疼痛、流泪、异物感等刺激症状,重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245眼(90.1%)裸眼视力在4.7以上,224眼(82.4%)在4.9以上.266眼(97.8%)矫正视力在4.7以上,249眼(91.5%)矫正视力达5.0.267眼(98.2%)达到术前预测视力,其中24眼(8.8%)超出了术前最好矫正视力.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术后197眼(86.0%)裸眼视力在4.7以上,170眼(74.2%)在4.9以上.220眼(96.1%)矫正视力在4.7以上,211眼(92.1%)矫正视力达5.0.225眼(98.3%)达到术前预测视力,其中36眼(15.7%)超出了术前最好矫正视力.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患者134眼(58.4%)角膜上皮术后3 d完全修复,4眼(1.7%)角膜上皮术后7 d完全修复.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术后1个月10眼(4.4%)出现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Ⅰ级,8眼(3.5%)出现HazeⅡ级,其余患者无Haze出现.结论: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避免了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缺点,是一种安全、有效、具有发展潜力的近视眼治疗方法.
推荐文章
两种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对比研究
角膜磨镶术,激光原位
角膜切削术,上皮下,激光
近视
去上皮瓣LASEK与飞秒激光辅助LASIK矫治中低度近视的比较
近视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角膜上皮下磨镶术
飞秒激光
视觉质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种激光疗法对高度近视视力恢复及角膜上皮修复的比较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角膜磨镶术,激光原位 角膜切除术,光折射,准分子激光 近视
年,卷(期) 2005,(18)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5-15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74.1
字数 54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5.18.08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雪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56 211 7.0 10.0
2 李庆军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4 10 2.0 3.0
3 胡琦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39 96 5.0 6.0
4 杨晨霞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13 31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角膜磨镶术,激光原位
角膜切除术,光折射,准分子激光
近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