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作为痉挛型脑性瘫痪解除痉挛和改善功能的有效手段已被逐渐公认和推广,但标准的SPR手术后脊柱失稳、肌力减退等并发症已成为人们观注的课题.有限度的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limited 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LSPR)联合内收肌松解术有效解除下肢痉挛畸形同时,在减少上述并发症方面有良好效果.目的:探讨LSPR联合内收肌松解术治疗下肢痉挛型脑性瘫痪对解除下肢痉挛畸形、改善步态、提高患者运动能力的作用.设计:以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为研究对象的自身前后对照、随访性观察.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病房.对象:病例来源于2001-01/2002-12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骨科病房住院治疗的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双下肢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剪刀步态、屈膝及尖足行走.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18例,Babinski征阳性15例.所有患者躯干与四肢均有较好的运动功能,均能独立行走、下蹲或在单手或双手扶持下行走,无固定的软组织挛缩畸形.干预:本组患者均采用选择性L5、S1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同时联合双侧内收肌松解术治疗.术后评定患者下肢肌张力、肌力、膝及跟腱反射、病理症及踝阵挛变化;腰椎、骨盆X射线片及物理检查了解畸形改变;根据手术前后立姿、步姿、下蹲起立等评分,评价运动功能改善情况.随访方法通过查阅原始病历,回院复查及书信联系,填写表格并详细记录,了解手术前后运动功能、肌张力、肌力、膝及跟腱反射、踝阵挛等改变.主要观察指标: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有限度的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前后痉挛解除和下肢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本组3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的痉挛程度较术前有明显降低,平均下降2.5级.术后步态明显改善,剪刀步态及尖足消失,屈膝改善,足跟可着地行走.踝阵挛及病理反射消失率100%,12例术前膝腱反射亢进的患者,术后膝反射减弱.术后双下肢无肌力减退及感觉的永久性缺失.术后随访2年以上的9例摄腰椎及骨盆X线片未见畸形出现.同时8例术前有上肢痉挛或流涎、语言障碍的患者术后上述症状也不同程度缓解.患者手术后立姿(4.25±0.91)、步姿(3.92±0.65)、蹲、立姿势变换能力(4.02±0.74)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04~2.98,P<0.05~0.01).结论:LSPR结合内收肌松解术,在减少手术创伤的同时,可有效的解除脑性瘫痪患者下肢痉挛畸形,提高其运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