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脑卒中后常常会出现明显的神经心理学改变,除认知功能受损外,抑郁、焦虑等症状亦十分突出.目的:运用神经心理学方法探讨与脑卒中后相关的神经心理学变化特点.设计:病例-对照实验.单位:大庆市第三医院心理科,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2001-10/2002-0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9.3±8.8)岁.脑梗死49例,脑出血11例.病灶为单灶31例,多灶(含2个病灶以上)29例.左半球病变20例,右半球病变21例,双侧病变19例.病变部位在颞叶6例、枕叶2例、额顶颞联合病变15例、内囊4例、基底核19例、侧脑室旁4例、丘脑4例、小脑1例、多部位5例.病灶大小<15mm的患者33例,≥15mm27例.同期选择来自哈尔滨市社区和市郊居民60例为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8.7±7.9)岁,无脑器质性病变、无精神障碍及重大躯体疾病,无精神病家族史.方法:病情处于稳定恢复期患者使用症状自评量表(90个项目,9个症状因子,分为5级评分(从0~4级,0=从无,1=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汉密顿抑郁量表(共24项.其中11个躯体症状按0~2级评分,13个精神症状按0~4级评分.总分超过>24分严重抑郁、17~24分中等抑郁、7~16分轻度抑郁、<7分没有抑郁),抑郁自评量表(共20项,按症状出现频度评定,分为4个等级.正向评分题,则依次评为1,2,3,4分;反向评分题,则评为4,3,2,1分.总分最高80分.抑郁严重程度=受试者各条目累积分/80×100,抑郁指数范围为25~100,规定指数在0.5以下为无抑郁,0.5~0.59为轻度抑郁,0.6~0.69为中度抑郁,0.7以上为重度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含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主要评定项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正向计分评为1,2,3,4分;反向计分评为4,3,2,1分.总分乘以1.25取整数,即得标准分,分值越小越好,分界值为50.焦虑总分低于50分者为正常;50~60分为轻度焦虑,61~70分是中度焦虑,70以上者是重度焦虑)评定脑卒中后患者的精神状态.中度以上抑郁患者针对不同的病情特点给予适当的心理治疗及精神科药物治疗,共4周,1个疗程.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对象4个量表总分比较.②脑卒中患者不同病变性质、病灶部位以及病灶大小时4个量表总分比较.③伴发抑郁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自评量表因子分比较.结果:60例脑卒中患者和60例对照组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脑卒中组和对照组症状自评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总分比较:脑卒中组均高于对照组[(131.45±18.89),(94.25±9.08)分;(18.73±6.54),(8.60±2.39)分;(56.49±11.85),(41.63±9.91)分;(40.08±6.55),(28.72±1.84)分,t=7.45~13.75,P<0.05].②脑卒中组病变性质、病灶部位以及病灶大小不同的患者4个量表总分比较:在脑卒中组,左半球病变、皮质病变、多发病灶、大病灶(≥15 mm)4个量表总分高于右半球病变、皮质下病变、单发病灶、小病灶(5~14mm),(t=1.92~4.31,P<0.05);而脑梗死患者与脑出血患者评分基本一致(P>0.05).③伴发抑郁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自评量表因子分比较:21例患者有中等程度以上的抑郁症状.症状自评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7.45~13.75,9.83~21.20,P<0.01).结论:脑卒中后的神经心理学改变比较明显,这种改变与脑卒中病变部位、病灶大小和病灶部位有关,与病变性质关系不密切.有明显抑郁症状患者经心理干预后抑郁情绪明显改善,说明脑卒中后患者需要心理干预.
推荐文章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神经心理学特征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神经心理测验
脑电生理
神经影像学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心理学探讨
脑缺血 /并发症
神经心理学
抑郁障碍
神经心理学测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卒中患者神经心理学变化特征的相关因素比较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卒中 神经心理学 治疗学
年,卷(期) 2005,(28)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0-24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3
字数 23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5.28.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静 大庆市第三医院心理科 1 5 1.0 1.0
2 张伟 大庆市第三医院心理科 5 15 2.0 3.0
3 彭龙颜 大庆市第三医院心理科 4 2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卒中
神经心理学
治疗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