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利培酮和富马酸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选择2004-01/12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理康复中心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均自愿参加观察.按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2组,利培酮组34例,富马酸奎硫平组30例.利培酮组给予利培酮,1 mg/片,开始0.5~1.0 mg/d,两周后加至治疗量3.0~6.0 mg/d继续治疗.富马酸奎硫平组给予富马酸奎硫平,25 mg/片,开始25~100 mg/d,两周后加至300~600 mg/d继续治疗.入院时均给予常规检查,每月复查1次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及治疗第8周末评简明精神病量表各1次,分别计算两组患者住院治疗8周后的医疗费用总成本(总成本=床位费+护理费+检查费+药费+副反应成本).①应用简明精神病量表减分率评估治疗效果.简明精神病量表减分率=[(入组时分数-第8周末分数)/(入组时分数-18)]×100%,减分率≥50%为显著进步,减分率>25%但<50%为好转,减分率<25%为无效.有效率=显著进步率+好转率.②不良事件采用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进行评定,以评分≥2分确定有不良事件.结果:64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两治疗方案的总效果比较:利培酮组及富马酸奎硫平组治疗总效果相近[59%,53%(x2=0.731,P>0.05)].②两治疗方案的人均总成本比较:利培酮组的人均成本显著低于富马酸奎硫平组[(3 598.85±58.79,3 778.63±36.19)元,(u=4.000,P<0.01)].结论:两治疗方案中,利培酮和富马酸奎硫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社会功能的效果相近,但应用利培酮患者经济负担最小,有利于长期维持及康复治疗,此观点与药物经济学中最小成本分析的理论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