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调查评估社区精神病患者实施监护责任制度现况.方法:于2003-01/03对宝山区已签订监护责任书2年以上的精神病患者和监护人相关情况调查,样本均为确诊的符合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和上海市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规定管理分类为Ⅰ,Ⅱ重点精神疾病患者.从16个街镇6 411例患者中经随机抽调630例,其中已签订监护责任书组447例,未签订监护责任书组183例,进行对比分析.调查表(自编),调查内容:被监护人为目前病情及近二年病情复发情况、劳动生活能力、治疗情况、被监护的满意和目前影响社会治安等项目.监护人为一般情况、健康情况、监护能力、照顾患者时间、掌握病情变化及药物副反应等项目.结果:63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者.①签订与未签订监护责任书中被监护人相关因素出现率比较:已签订监护责任书患者较未签订监护责任书患者2001,2002年病情复发率明显下降(26.0%,42.1%);监护人对被监护人持续照顾时间长(88.7个月,43.3个月);监护人认为监护主要对被监护人的监视率也偏高(5.2%,1.1%).②193例复发患者中签订与未签订监护责任书两者相关因素出现率比较:已签订监护责任书患者较未签订女患者的病情复发与月经关系不清楚率明显下降(1.8%,12.9%).③监护人状况:监护人文化程度,已签订监护责任书监护人文盲略多(父母亲)(20.8%,10.9%);大学文化占的比例少(3.6%,7.6%). 结论:已签订监护责任书的监护人观察病情变化细致、周到、能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患者病情复发和精神活动衰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社区精神病患者康复水平.
推荐文章
社区责任制管理在社区精神病患者随访中的应用
社区
责任制
精神病
随访
管理
社区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护理与管理对策
社区
精神病患者
康复护理
管理
家庭医生责任制模式干预对社区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家庭医生责任制
社区精神病
生活技能
精神症状
效果
家庭医生责任制模式干预对社区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社区精神病
家庭医生责任制模式
康复效果
家庭关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促进社区精神病患者康复监护责任制度实施的调查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监护 精神病 康复
年,卷(期) 2005,(40)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73.74
字数 45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5.40.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陆怡 11 117 6.0 10.0
2 杨栋元 6 29 4.0 5.0
3 黄敏 13 85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监护
精神病
康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