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土保持研究       
摘要:
通过对三峡库区重庆缙云山4种典型林分(针阔叶混交林,阔叶林,楠竹林和灌木林)林地土壤的入渗特性研究表明,4种典型林分林地土壤的快速度贮水量(即非毛管暂时滞留水)是农地的1.3~2倍,灌木林非毛管贮水量最大(171.27 mm).4种典型林分林地土壤稳渗率的顺序为:灌木林(10.169 mm/min)>楠竹林(0.927 mm/min)>混交林(0.743 mm/min)>阔叶林(0.551 mm/min)>农地(0.253 mm/min).对于林地土壤,Philip 入渗公式比Horton公式拟合效果更好.而对于农地土壤,采用Horton公式模拟效果更好,相关系数均在0.94以上.运用入渗模型模拟要优于直接幂函数回归.
推荐文章
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分林地土壤贮水特性研究
缙云山
林地土壤
土壤贮水量
土壤有效蓄水量
水源涵养
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分林地土壤贮水特性研究
缙云山
林地土壤
土壤贮水量
土壤有效蓄水量
水源涵养
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地土壤分形特征对水分入渗影响
缙云山
入渗过程
土壤结构
分形特征
分维
缙云山典型林分森林土壤持水与入渗特性
三峡库区
土壤持水量
入渗特性
理水调洪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分林地土壤入渗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研究 学科
关键词 缙云山 林地土壤 土壤贮水量 土壤入渗 入渗模型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3-194,256
页数 3页 分类号 S71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3409.2006.02.06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玉杰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12 2315 23.0 45.0
2 王云琦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8 1741 20.0 3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156)
二级引证文献  (29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9(1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0(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1(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2(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3(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14(3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5(3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6(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7(3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8(2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9(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2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缙云山
林地土壤
土壤贮水量
土壤入渗
入渗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研究
双月刊
1005-3409
61-1272/P
大16开
198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0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88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