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以大豆黄素为先导物,设计并合成其衍生物,检测它们与雌激素受体的相对亲和力.方法:以间苯二酚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并进行与ERα和ERβ的结合竞争抑制实验.结果和结论:合成了8个新化合物(6a~6d,7a~7d)并经波谱测试确证其结构;4个化合物(6a,6b,7a,7b)与ERα的亲和力优于大豆黄素,5个化合物(6a,6b,7a,7b,7c)与ERβ的亲和力优于大豆黄素.7-羟基衍生物与ERα和ERβ的亲和力优于相应的7-甲氧基衍生物.化合物7a对ERβ的IC50值为2.26 nmol/L,对ERβ的选择性亲和力优于大豆黄素和雷洛昔芬.
推荐文章
欧前胡素衍生物的合成与血管舒张活性研究
欧前胡素
合成
血管舒张活性
分子对接
含肟酯类姜黄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病毒活性
姜黄素
肟酯
合成
抗病毒活性
大鼠肺泡、腹腔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与配体的亲和力比较
巨噬细胞
甘露糖受体
配体
多糖
药物导向
金雀异黄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潜在的雌激素受体调节活性
异黄酮
金雀异黄素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MCF-7细胞增殖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豆黄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与雌激素受体亲和力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大豆黄素衍生物 合成 雌激素受体 亲和力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460.31
字数 48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5048.2006.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陆勇 中国药科大学新药筛选中心 148 1261 19.0 28.0
2 何玲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 76 350 10.0 14.0
3 廖清江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52 230 9.0 11.0
4 向华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21 82 6.0 8.0
5 方维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2 1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195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豆黄素衍生物
合成
雌激素受体
亲和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5048
32-1157/R
大16开
南京市童家巷24号28信箱
28-115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8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3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