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氧化损伤水平在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时的变化状况.方法 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及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68例APP患者入院当时、中毒后24h、48h、72h及29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 APP患者血清MDA显著增高(P<0.01),且于中毒后24~48h升高最明显(P<0.001),而SOD明显降低(P<0.01);死亡组血清MDA明显高于存活组,而血清SOD低于存活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OFR损伤是APP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血清MDA、SOD水平可作为APP患者器官损害程度的评估、指导治疗与预后判断的临床指标之一.
推荐文章
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激素治疗
百草枯
中毒
激素类
肺损伤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救治和护理体会
泥浆水混合液
口服导泻
百草枯
中毒
护理
急性百草枯中毒护理进展
百草枯
急性中毒
急救护理
中毒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氧化损伤水平的观察
来源期刊 中国热带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年,卷(期) 2006,(8)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21,1431
页数 2页 分类号 R995
字数 10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9727.2006.08.04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5)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百草枯中毒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热带医学
月刊
1009-9727
46-1064/R
大16开
中国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44号
84-20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183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