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建立宝浪油田粗粒低渗储层的精确渗透率解释模型,从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入手,确定影响此类储层物性的关键属性参数.从表征岩石结构参数的流动带指数的角度建立了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系模型,逐步建立以测井数据为基础的流动单元的判别函数.在流动单元判别的基础上,根据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系模型进行了从测井数据到渗透率参数的计算.宝浪油田三工河组储层Ⅲ油组划分出5类流动单元类型,在流动单元控制下解释的储层渗透率值,经实际应用能够满足储层精细描述的要求.
推荐文章
海上低渗油田注水水质对储层影响实验研究
海上油田
低渗储层
水质影响
低孔渗储层测井资料评价及地质、工程应用
低渗透储集层
地层参数
测井
压裂
应用
胜利油田
早第三纪
低渗油气储层孔喉的分形结构与物性评价新参数
松辽盆地
早白垩世
砂岩
低渗透
储集层
分形学
孔隙结构
物性参数
评价
低孔低渗砂泥岩储层裂缝发育程度与产能关系
储集层
低渗透油气藏
裂缝(岩石)
生产能力
成像测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低渗油气储层物理参数解释模型——以宝浪油田煤系粗粒低渗储层为例
来源期刊 地质科技情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低渗储层 物理参数 流动单元 预测模型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矿产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71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1
字数 36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849.2006.06.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斌 133 458 12.0 14.0
2 姚光庆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59 753 18.0 25.0
3 周锋德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25 372 12.0 19.0
4 魏忠元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12 194 7.0 12.0
5 黄郑 1 1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5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低渗储层
物理参数
流动单元
预测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科技通报
双月刊
1000-7849
42-1904/P
大16开
湖北省武昌鲁磨路388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0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55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