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合成了系列三芳基咪唑化合物,用1H NMR、有机质谱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其结构.测定了化合物的线性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用稀溶液荧光比较法测定了荧光量子产率,X-衍射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以超快速飞秒激光研究了化合物的双光子吸收截面.测试结果表明:三芳基咪唑是一类新型有效的双光子吸收化合物,具有D-π-A结构的三芳基咪唑有着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和较大的双光子吸收截面,具有双光子诱导蓝光发射光学特性,是双光子荧光显微与成像的候选材料.
推荐文章
新型咪唑烷基芳基取代吡喃二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α-芳乙烯酰基α-羧基二硫缩烯酮
咪唑烷基芳基吡喃二酮
合成
表征
2-芳氧甲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催化剂
苯并咪唑
合成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苯并咪唑
邻苯二胺
邻硝基苯胺
新型芳基丙炔酸乙酯类化合物的合成
丙炔酸乙酯
芳基碘
芳基硼酸
Suzuki偶联反应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芳基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双光子吸收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分析测试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2,4,5-三芳基咪唑 双光子吸收 双光子诱导荧光量子产率 双光子吸收截面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0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57.3
字数 48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957.2006.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遵乐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63 376 11.0 16.0
2 钟增培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18 154 6.0 12.0
3 刘旭峰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7 45 3.0 6.0
4 许京丽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3 14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2,4,5-三芳基咪唑
双光子吸收
双光子诱导荧光量子产率
双光子吸收截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测试学报
月刊
1004-4957
44-1318/TH
大16开
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
46-104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0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62582
相关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Guangdo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gdsf.gdstc.gov.cn/
项目类型:研究团队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