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取并分析了吉林省珲春产冷香玫瑰和四季红玫瑰的挥发油成分.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进行提取分离,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萃取工艺,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成分进行分析.萃取最佳工艺为:萃取压力20 MPa,分离压力7 MPa,萃取温度35℃,分离温度40℃.得到的挥发油通过GC/MS分析并与标准谱库进行对照检索,得出冷香玫瑰中含有76种挥发油成分,相似度在65%以上的29种;四季红玫瑰含有78种挥发油成分,相似度在65%以上的有19种.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玫瑰花中挥发油成分方法简便、快速、高效;两种玫瑰所含挥发油成分不同,可能是其香气不同的主要原因.
推荐文章
超临界CO2萃取杜香挥发油工艺优化及成分分析
杜香
挥发油
超临界CO2萃取
GC-MS分析
超临界CO2萃取红花挥发油的实验研究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红花
挥发油
GC-MS分析
茅苍术挥发油超临界萃取工艺及气质联用分析
茅苍术
挥发油
正交试验
超临界萃取
超临界CO2萃取白芷挥发油的GC-MS分析
白芷
挥发油
GC-MS分析
超临界CO2萃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玫瑰花中挥发油成分的超临界萃取及质谱分析
来源期刊 质谱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冷香玫瑰 四季红玫瑰 挥发油成分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9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57.63
字数 17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2997.2006.0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志强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质谱中心 280 3753 31.0 42.0
2 刘淑莹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质谱中心 228 2807 29.0 40.0
3 刘春明 133 851 17.0 23.0
4 王淑敏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质谱中心 7 170 7.0 7.0
8 邢俊鹏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质谱中心 14 174 8.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150)
二级引证文献  (176)
199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0(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2(2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3(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4(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5(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6(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7(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8(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冷香玫瑰
四季红玫瑰
挥发油成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质谱学报
双月刊
1004-2997
11-2979/TH
大16开
北京275信箱65分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82-34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3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9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