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飞行中高空迅速减压飞行人员的临床诊治经验和医学鉴定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来空军发生的5起19人次高空迅速减压病例资料,暴露高度为8300至10000m.结果①5起高空迅速减压中有3起10人(A组)返航后未经休息、吸氧和高压氧治疗,其中7人发生了Ⅱ型高空减压病,发病率为70%,另2起9人(B组)返航后及时休息、吸氧并送就近医院行高压氧治疗,均未发生高空减压病,两组高空减压病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两组对比分析发现,除了已明确的迅速减压时的高度外,在本组资料中个体敏感性、减压后高空缺氧以及空中和返航后的处置是否得当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因素.③所有发病者经治疗均重返飞行岗位,但发病后治疗不适当或飞行员出现心理障碍会延长康复时间.结论高空迅速减压可对飞行人员造成显著的心理和生理影响,并且发生高空减压病的危险很大,减压后空中及返航后处置是否得当是影响病情发展的莺要因素.
推荐文章
飞行人员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诊治和医学鉴定
飞行人员
鼻炎,变应性,常年性
医学鉴定
飞行人员鼻窦囊肿的诊治和医学鉴定
飞行人员
鼻窦
囊肿
医学鉴定
飞行人员鼻腔结构异常的诊治和鉴定
飞行人员
结构异常
鼻腔
医学鉴定
飞行人员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诊治和医学鉴定
飞行人员
感音神经性耳聋
航空医学鉴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空迅速减压飞行人员的临床诊治和医学鉴定
来源期刊 民航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高空减压病 迅速减压 医学鉴定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页数 1页 分类号 R852.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崔丽 74 317 10.0 14.0
2 徐先荣 213 1257 17.0 22.0
3 郑军 100 514 12.0 18.0
4 徐蜀宣 39 127 6.0 9.0
5 陈立君 12 39 5.0 5.0
6 刘成刚 24 84 5.0 8.0
7 陈同欣 28 69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空减压病
迅速减压
医学鉴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民航医学
季刊
北京朝外高井甲1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6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