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建立新型城市社会救助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建立新型城市社会救助体系,有利于保持适度的贫富差距,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形成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建设水平。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新型城市社会救助体系应该是在现代社会救助价值理念的指导下.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灾害性社会救助为主体,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为重点,以社会帮扶为补充的有机统一体。围绕构建和谐社会造一目标,大力推进新型城市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就必须重构社会救助的现代价值理念,建立统一的社会救助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加快社会救助工作的法制化进程,实现社会救助主体的多元化,健全社会救助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最终实现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衔接。
推荐文章
浅议法制与构建和谐社会
法制
和谐社会
和谐
完善诚信体系,构建和谐社会
诚信
诚信教育
诚信机制
从文化心理学视角解读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
文化心理学
构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构建和谐社会看建立新型城市社会救助体系
来源期刊 美中公共管理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新型城市社会救助体系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3
页数 7页 分类号 D632.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成文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135 2119 25.0 41.0
2 张丽芬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5 17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和谐社会
新型城市社会救助体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中公共管理:英文版
月刊
1548-6591
武汉洪山区卓刀泉北路金桥花园C座4楼
出版文献量(篇)
12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