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于2003年4月至2004年4月在广西植物研究所实验场内进行岩黄连(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种子繁殖试验.试验种子分为东兰类型、贵州类型和马山类型.试验前先测定种子的基本情况,然后以东兰类型的种子分别进行不同着生部位、贮藏方法、贮藏时间、播种基质试验.试验结果是东兰类型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为27.75%,贵州类型的最差,仅为16.13%.播种基质以火土加肥泥的最好,种子发芽率为21.25%.种子贮藏以纸袋密封置于低温贮藏最好,发芽率为25.75%.种子以着生在果穗中部的发芽率最高,为28.75%,岩黄连选种时应注重保留中部种子.岩黄连种子没有休眠期,采收后即可播种,最好的播种期是4~8月份.
推荐文章
黄连种子发芽条件的研究
黄连
种子
发芽条件
黄连种子湿沙棚贮、精细育苗技术
黄连种子
湿沙棚贮
精细育苗
重庆石柱黄连种植文化研究
石柱
黄连
种植工艺
民俗文化
外源水杨酸(SA)对盐胁迫下黄连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黄连
亚精胺
盐胁迫
种子萌发
生理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岩黄连种子繁殖研究
来源期刊 广西科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繁殖 种子 发芽率 岩黄连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4-326
页数 3页 分类号 Q945.53
字数 23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164.2006.04.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韦霄 18 370 10.0 18.0
2 蒋运生 23 357 10.0 18.0
3 唐辉 19 256 9.0 15.0
4 朱鸿杰 15 32 4.0 5.0
5 蒋水元 9 105 5.0 9.0
6 蒋福勇 6 25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繁殖
种子
发芽率
岩黄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西科学
双月刊
1005-9164
45-1206/G3
大16开
广西南宁市大岭路98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7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32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