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城乡交错带、景观格局等相关概念的辨析为基础,重点分析了城乡交错带、景观格局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高度的人工化,不稳定的景观格局是城乡交错带的最为显著的特征.而区位因素、交错带与城市建成区的"共振效应"过于缓慢及城市系统发展的等级性制约因素是影响城乡交错带景观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认识城乡交错带的景观格局的发展演变,可为城乡交错带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南京市城乡交错带景观格局研究
城乡交错带
景观格局
南京市
海口市2000:2015年城乡交错带景观格局梯度变化研究
城乡交错带
景观格局
梯度
海口市
城乡交错带土壤氮素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城乡交错带
土壤氮素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城乡交错带景观格局及形成机制的研究
来源期刊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城乡交错带 景观格局 形成机制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旅游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1-234
页数 4页 分类号 F127.6
字数 37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9659.2006.03.06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国强 新疆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3 64 3.0 3.0
2 张芬 新疆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3 13 2.0 3.0
3 李芝灵 新疆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3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62)
二级引证文献  (97)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城乡交错带
景观格局
形成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半年刊
1008-9659
65-1183/N
大16开
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医路102号
58-154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65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