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有机电致白光器件是近年来国际上的一个研究热点,它不仅可以作为液晶显示的背光源,也是未来照明技术的有效光源.有机磷光电致发光可以同时利用单重态和三重态的激子,理论上可使器件的内量子效率达到100 %,而在近几年倍受关注.文章介绍了磷光材料的有机电致白光器件的研究进展,按多发射层、多重掺杂单发射层、单重掺杂单发射层以及基于激发二聚体和激基复合物发射4种结构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推荐文章
有机电致发光白光器件的研究进展
有机电致发光
白光发射
器件结构
发光机理
红色铱配合物磷光材料及器件的研究进展
有机电致发光
红色磷光材料
高发光效率
稳定性
铂类有机电致磷光材料研究进展
铂(Ⅱ)配合物
电致磷光
外量子效率
有机发光二极管
新型有机电致磷光白光器件的研究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新型
有机白光器件
磷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磷光材料的有机电致白光器件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液晶与显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有机电致白光器件 磷光材料 掺杂 敏化剂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3-378
页数 6页 分类号 TN873.3|TN383.1
字数 52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2780.2006.04.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文龙 吉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89 282 8.0 11.0
2 王静 吉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28 101 6.0 8.0
3 丁桂英 吉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40 130 6.0 8.0
4 汪津 吉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48 137 6.0 8.0
5 王立忠 吉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93 260 7.0 10.0
6 韩强 吉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53 134 7.0 7.0
7 王红梅 吉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3)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有机电致白光器件
磷光材料
掺杂
敏化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液晶与显示
月刊
1007-2780
22-1259/O4
大16开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3888号
12-203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16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