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3,5-二硝基苯甲酰氯和邻氨基苯甲酸合成了AB2型单体2-(3,5-二氨基苯甲酰氨基)苯甲酸. 该单体进行自缩聚反应,合成了新型超支化聚酰胺(a),将其与酰氯反应,得到了7种封端的超支化聚合物(b~h). 用FT-IR、1H NMR、GPC、DSC测试技术对超支化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封端改性后,聚酰胺的溶解性均得到了提高,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为3.36~3.96 kg/mol,特性粘度(ηinh)为0.061~0.078 dL/g,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56~185 ℃,随封端剂脂肪链增长而降低,随封端剂极性增加而升高.
推荐文章
超支化聚芳酰胺接枝氮化硼/环氧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氮化硼
超支化聚芳酰胺
环氧树脂
导热性能
击穿强度
超支化聚酰胺-酯单体的常温快速合成
AB2型单体
酰胺化反应
酯化反应
快速合成
反应机理
新型水溶性超支化聚酰胺-酯的合成
超支化
聚酰胺-酯
均苯四甲酸酐
合成
超支化聚酰胺酯的研究进展
超支化聚酰胺酯
合成
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支化聚芳酰胺的合成
来源期刊 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超支化聚芳酰胺 合成 表征
年,卷(期) 2006,(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04-1208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33.2
字数 29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518.2006.1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世钧 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53 403 9.0 19.0
2 李红 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41 390 11.0 18.0
3 李士锋 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6 6 1.0 2.0
4 聂鑫 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7 13 2.0 3.0
5 廖春泉 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8 8 2.0 2.0
6 郭宏 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4 6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支化聚芳酰胺
合成
表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学
月刊
1000-0518
22-1128/O6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8-18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4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6901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