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菠菜枯萎病是由致病性镰刀菌(F. O.f. Sp.spinaciae)引起的,是菠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利用常规方法鉴定菠菜枯萎病病原菌需耗费大量时间,并且很难得到正确的结论.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序列标签(Randomly amplifiedpolymorphic DNA-sequence tagged sites,RAPD-STS)为病原菌鉴定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本研究通过对供试菌株的RAPD分析,克隆出了1个菠菜枯萎病病原菌的特异片段(GenBank登录号:AY337463).根据测序结果设计了1对菠菜枯萎病病原菌的特异引物,并利用常规PCR和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2种方法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对2种方法的敏感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种PCR方法都可以鉴定菠菜枯萎病病原菌(F. O.f.sp.spinaciae),但二者对病原菌DNA敏感程度不同,常规PCR检测的最低DNA量100pg,而实时定量PCR检测的最低DNA量是1pg.同时,实时定量PCR还可以对病原菌DNA进行定量分析,并依此估算病原菌的数量.该方法可用于菠菜枯萎病病原菌的快速鉴定和病因诊断.
推荐文章
木霉菌株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抑菌效果测定
香蕉枯萎病菌
木霉菌
抑菌效果
辣椒枯萎病病原的初步研究
辣椒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
山西
烤烟苗期枯萎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烤烟
芬芳镰孢
病原鉴定
杀菌剂
亚麻枯萎病病原菌鉴定及药剂筛选
亚麻枯萎病
病原菌鉴定
药剂筛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RAPD-STS和实时定量PCR鉴别菠菜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spinaciae)
来源期刊 植物病理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菠菜病害 病原菌 PCR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病原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218
页数 7页 分类号 S436.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12-0914.2006.03.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64)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菠菜病害
病原菌
PCR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病理学报
双月刊
0412-0914
11-2184/S
大16开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楼406室
82-214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07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