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细菌污染的原因及对策.方法:按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000版)的透析液菌落数标准检测细菌含量.结果:整改前与整改后的透析器入口处透析液、透析器出口处透析液、透析B液的菌落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改前与整改后的反渗水、透析A液的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送反渗水到透析机的管道和配制A液、B液的过程是造成透析液被污染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各容器和管道的消毒,并建议修改透析器入口处透析液的细菌学标准.
推荐文章
血液透析室透析液细菌污染检测与分析
透析液
透析机
细菌菌落数
消毒
透析用水和透析液中细菌内毒素考察
血液透析
透析用水
透析液
内毒素
质量控制
透析液钙浓度对血液透析病人血压的影响
终末期肾脏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压
护理
血液透析用水对透析质量的影响
肾透析
血液透析液
治疗结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细菌污染原因分析及对策
来源期刊 广州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透析用水 透析液 细菌污染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197.39
字数 23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1836.2006.06.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红燕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预防保健科 48 555 13.0 22.0
2 古英明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40 206 8.0 12.0
3 林秀娟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预防保健科 13 100 5.0 10.0
4 沈怀亮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预防保健科 12 92 4.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8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透析用水
透析液
细菌污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9664
44-1710/R
16开
广州市东风西路195号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1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05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