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溶液缩聚分别合成端胺基的聚酰胺和端异氰酸根的聚醚,再将两者按不同配比制备含砜聚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藉FT-IR、DSC、1H-NMR等测试手段进行结构表征并分析两相间的相容程度,证明由于酰胺基团和脲基团的引入提高了聚合物的耐热性能,而聚醚基团则赋予聚合物良好的延展性,同时随着软段和硬段含量的提高,软硬段间相分离程度提高,相应地提高了聚合物的耐溶剂性能.
推荐文章
一类聚醚-酯-酰胺热塑性弹性体的合成与性能的初步研究
嵌段共聚物
热塑性弹性体
聚醚-酯-酰胺
GAP基含能热塑性弹性体的合成与表征
有机化学
聚叠氮缩水甘油醚
含能热塑性弹性体
含能黏合剂
GAP
ETPE
GAP基含能热塑性弹性体的合成与表征
有机化学
聚叠氮缩水甘油醚
含能热塑性弹性体
含能黏合剂
GAP
ETPE
高软段PBT基含能热塑性弹性体的热分解性能
物理化学
含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3,3-二叠氮甲基环氧丁烷-四氢呋喃共聚醚
热分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含砜聚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来源期刊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含砜聚醚酰胺(PEA) 微相分离 氢键 热塑性弹性体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1-567
页数 7页 分类号 TQ61
字数 45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3080.2006.05.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秋芳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超细粉末工程研究中心 53 469 12.0 18.0
2 陈建定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超细粉末工程研究中心 65 611 12.0 22.0
3 张剑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超细粉末工程研究中心 4 1 1.0 1.0
4 姜振玉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超细粉末工程研究中心 5 14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含砜聚醚酰胺(PEA)
微相分离
氢键
热塑性弹性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6-3080
31-1691/TQ
16开
上海市梅陇路130号
4-382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9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714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