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析了陆地棉亚红株突变体的淡红叶性状与当日红花性状的质量遗传规律,结果显示,淡红叶性状是受一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连锁分析表明:淡红叶性状与当日红花性状完全连锁,是受同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淡红叶与棕絮性状符合两对性状完全独立分离规律,不存在连锁遗传关系.等位性测定显示,淡红叶性状与经典红叶性状杂交后代,符合两对显性基因控制的独立分离理论比例,表明控制亚红株突变的基因与控制经典红叶的R1基因不在同一基因位点.根据以上试验结果,推定陆地棉亚红株突变是一个新的质量突变性状,暂将它的基因符号定为Rs.
推荐文章
陆地棉亚红株突变体基因的初步定位
陆地棉
亚红株突变体
基因定位
SSR
陆地棉高秆突变体的质量遗传规律研究
陆地棉
高秆突变
质量遗传
机采棉
亚比棉×陆地棉杂种F1遗传分析
亚比棉×陆地棉
杂交种
遗传分析
陆地棉黄萎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陆地棉
黄萎病
AD模型
遗传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陆地棉亚红株突变的质量遗传规律研究
来源期刊 棉花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陆地棉 亚红株突变 淡红叶性状 红花性状 质量遗传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进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5-199
页数 5页 分类号 S5
字数 31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7807.2006.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乃银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120 1161 20.0 26.0
2 陈旭升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121 1326 20.0 29.0
3 狄佳春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110 1109 19.0 26.0
4 肖松华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106 1022 17.0 25.0
5 刘剑光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102 1033 18.0 25.0
6 殷剑美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66 384 10.0 15.0
7 吴巧娟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44 382 13.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59)
二级引证文献  (63)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陆地棉
亚红株突变
淡红叶性状
红花性状
质量遗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棉花学报
双月刊
1002-7807
41-1163/S
大16开
河南省安阳市开发区黄河大道西段中棉所办公区
33-63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1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95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