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系作者2005年11月在南京大学所作的学术报告。作者首先阐述了人格权保护的基本法律概念,指出:一般人格权需要同时通过两种方式才能得到最有效的保护,首先是保护人的法益,其次是保护人的物质上的利益,也就是财产性的保护。存在于人格形象之上的人格物质利益权以及名流对其不能被媒体报道的日常事务所享有的人权,都不能排除对相互冲突的利益进行权衡。最后,作者得出结论,有效的人格保护与功能健全的媒体自由是不相互排斥的。
推荐文章
民法典对个人人格权保护的规制研究
民法典
人格权益
人格请求权
法律规制
司法救济
变动中的人格权
变动
人格权
浅析人格权若干问题
人格
人格权
人格权肯定说
人格权否定说
法定权利
堕胎背后之人格权保护问题探讨
堕胎
人格权
胎儿
权利保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格权保护和媒体自由的冲突
来源期刊 中德法学论坛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物质利益 相互排斥 人格形象 《民法典》 南京大学 权利能力 私人生活 损害赔偿请求权 法益 财产利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61
页数 7页 分类号 D91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物质利益
相互排斥
人格形象
《民法典》
南京大学
权利能力
私人生活
损害赔偿请求权
法益
财产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德法学论坛
年刊
大32开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