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摘要:采用循环伏安法,在含有0.2mol.L-1苯胺的0.5 mol.L-1的硫酸溶液中,以50mv.s-1的扫描速度,在-0.1~0.9V范围内实现苯胺在碳纳米管-纳米TiO2膜电极上的电化学聚合,得到翠绿色的聚苯胺膜,并用交流阻抗谱对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在该电极上修饰铂,制得铂微粒修饰聚苯胺复合膜电极,研究了其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氧化,发现修饰后的电极对抗坏血酸的氧化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推荐文章
铂微粒修饰碳纳米管-纳米TiO2/聚苯胺复合膜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聚苯胺
电化学聚合
碳纳米管-纳米TiO2复合膜
铂微粒
抗坏血酸
碳纳米管/纳米TiO2-聚苯胺复合膜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聚苯胺
电化学聚合
碳纳米管/纳米TiO2复合膜
电化学阻抗谱
抗坏血酸
电催化
碳纳米管/纳米TiO2复合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对马来酸的电催化还原
碳纳米管
纳米TiO2
修饰电极
马来酸
电催化还原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铂微粒修饰碳纳米管-纳米TiO2/聚苯胺复合膜电极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氧化
来源期刊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聚苯胺 电化学聚合 碳纳米管-纳米TiO2复合膜 铂微粒 抗坏血酸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3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46
字数 21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8772.2006.03.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褚道葆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110 1224 20.0 28.0
2 尹晓娟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14 144 6.0 11.0
3 吴何珍 24 130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0)
共引文献  (5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苯胺
电化学聚合
碳纳米管-纳米TiO2复合膜
铂微粒
抗坏血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双月刊
1673-8772
34-1300/N
16开
安徽省凤阳县东华路9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2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20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