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依据安徽水科院新马桥农水综合试验站1996~2001年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专项试验资料建立的小麦等4种主要农作物的"作物-水模型",结合分布于安徽淮北地区北、中、南部8个试验站(点)历年的试验统计资料,建立了作物优化灌溉制度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动态规划方法分别求出了该地区不同分区、不同水文年型小麦等4种作物的优化灌溉制度;分析确定了其经济灌溉定额以及优化灌溉的节水增产效果.为安徽淮北平原和类似地区科学、合理、高效利用灌溉水资源,实现向节水型农业的转变等提供了理论、技术指标依据和决策依据;同时对于正确指导该区农田水利规划与建设等具有重要的参考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淮北平原主要农作物涝渍灾害损失评估研究
淮北平原
涝渍灾害
农作物
经济损失
损失评估
安徽淮北平原农田灌溉的基本特征
灌溉特征
节水灌溉
水资源
淮北平原
安徽省淮北地区旱作物灌溉制度优化的研究
淮北地区
旱作物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
非充分灌溉
优化灌溉制度
农作物灌溉制度分类与制定
农作物
灌溉制度
分类
制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安徽淮北平原主要农作物的优化灌溉制度与经济灌溉定额
来源期刊 灌溉排水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优化灌溉制度 经济灌溉定额 水分生产函数 淮北平原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9
页数 6页 分类号 S274.1
字数 48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317.2006.02.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102)
二级引证文献  (155)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7(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8(2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9(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优化灌溉制度
经济灌溉定额
水分生产函数
淮北平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灌溉排水学报
月刊
1672-3317
41-1337/S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宏力大道东380号
36-6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51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