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世纪70至80年代,几乎所有关于江汉盆地跑马岗组和渔洋组的古生物文献都将其时代确定为晚白垩世.李伟同在深入地研究了跑马岗组标准剖面上的轮藻化石后提出跑马岗组大部分属于古新统.取自层位与跑马岗组相当的渔洋组上段上部的岩芯样品经分析后获得了丰富的孢粉化石.这一组合总的面貌与王大宁等获得的晚白垩世渔洋组的第三组合区别明显,而与古近纪的新沟嘴组的第四组合相似处很多.在该孢粉植物群中,常见于当地的晚白垩世分子,如希指蕨孢属、克拉梭粉属、江汉粉属、刺参粉属、鹰粉属等没有或极少见到.而在本组合常见的南岭粉属、五边粉属、漆树粉属等多出现在我国南方古新世地层中.因此,其时代很有可能为古新世.如果是这样,渔洋组上部有可能跨越了白垩系和古近系界线.从当前孢粉植物群含有很多亚热带成分以及麻黄粉属以及胡颓子粉属、忍冬粉属等看,它反映了江汉盆地当时偏干旱的亚热带气候.
推荐文章
江汉盆地始新世中、晚期孢粉组合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孢粉组合
孢粉植物群
气候事件
江汉盆地
始新世
海南岛长昌盆地始新世孢粉植物区系
始新世
孢粉植物区系
植物区系
海南岛
长昌盆地
长昌组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地区渐新世和更新世孢粉组合
孢粉组合
渐新世和更新世
五大连池地区
黑龙江省
松辽盆地新站地区嫩江组三段孢粉-藻类组合及其环境
孢粉
沟鞭藻
环境
嫩江组
新站地区
松辽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江汉盆地渔洋组上部的古新世孢粉组合
来源期刊 古生物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孢粉 古新世 白垩系-古近系界线 渔洋组 江汉盆地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8
页数 9页 分类号 Q91
字数 54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001-6616.2006.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传桃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85 342 10.0 16.0
2 刘耕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10 70 6.0 8.0
3 李伟同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29 2.0 2.0
4 张清如 1 1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23)
二级引证文献  (104)
193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2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6(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孢粉
古新世
白垩系-古近系界线
渔洋组
江汉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古生物学报
季刊
0001-6616
32-1188/Q
大16开
南京北京东路39号
2-310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31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