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取得时效制度的产生与存在是有其历史原因的,经过长期的发展,取得时效逐渐成为私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作为一种物权取得方式,取得时效的构成因各国立法政策之不同而有区别,检讨其要件,一般认为有占有他人之物事实之存在、法定期间之经过,至于善意与否,则纯属立法政策问题,而非制度逻辑之结构要求。分析其客体范围,取得时效主要适用于动产、不动产之所有权及其他财产权,但在各国立法例上,取得时效的适用受到诸多的限制,其范围日趋狭窄。对于我国应否建立取得时效制度,学界一直存有争论,就其要义,实质在于取得时效制度在我国是否有其适用余地。通过分析善意占有及恶意占有情形下取得时效制度之适用可能,可以发现在善意取得、登记制度、占有制度等民法所有权取得及相关制度的夹缝中,取得时效已无生存空间,加之其功能可为诉讼时效所取代,且无理论上之存在基础,故民法典中当然不必建立取得时效制度。
推荐文章
罗马法上取得时效制度的研究
时效制度
古罗马
占有
论取得时效制度
取得时效
消灭时效
善意占有
取得时效适用范围研究
取得时效
适用范围
立法建议
民法典——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的基石
《民法典》
侵权责任
民法典
公民权利
基本法
婚姻家庭
民事法律
人格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取得时效制度研究——兼评我国民法典应否建立取得时效制度
来源期刊 私法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取得时效 占有 所有权 善意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197
页数 27页 分类号 D92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亮华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取得时效
占有
所有权
善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私法
半年刊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理科5号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4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