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研究城市大气污染自净化机制以及风与城市绿地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探索城市绿地生态机理.研究表明,城市绿地生态机理一方面是绿地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净化,另一方面是绿地与城市环流共同作用稀释过滤城市大气污染物.进一步研究表明,基于绿地生态机理,绿带环绕的组团式形态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城市空间形态,城市外围紧密布局城郊绿地,组团中心为"绿心",居住区环绕"绿心"布局.组团的规模应根据各城市的具体现状确定,绿带的宽度要适宜.该城市空间形态能协助实现城市空气污染自净化过程,保障城市生态环境.
推荐文章
基于效能优化的山地城市绿地空间研究
山地城市
绿地空间
效能优化
生态智慧
城市绿地空间结构对绿地生态场的影响
城市绿地
生态场
降温效应
增湿效应
河流与开放空间耦合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构建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
河流
开放空间
耦合
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城市绿地
生态环境效应
降温
增湿
固碳释氧
降低噪声
抗污染
保护生物多样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绿地生态机理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来源期刊 热带地理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绿地 生态机理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区域发展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4-348
页数 5页 分类号 K901-8
字数 47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221.2006.04.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清泉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77 2077 25.0 43.0
2 冯娴慧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6 74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13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57)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绿地
生态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地理
双月刊
1001-5221
44-1209/N
大16开
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2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93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