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方法,对大尾柱虫(Urostyla grandis)、冠突伪尾柱虫(Pseudourostyla cristata)、魏氏拟尾柱虫(Paraurostyla weissei)三种纤毛虫细胞内的酸性磷酸酶(ACPase)进行了定位观察.发现在它们体内ACPase的阳性反应颗粒除分布在消化腔隙内独立的泡状结构上和被消化的食物组织中外,在细胞质中的小圆泡内也有分布.所得结果证实了消化腔隙和小圆泡都具有消化功能.作者推测消化腔隙主要消化食物,小圆泡则可能与自身物质(如衰老胞器等)的消化有关;并推测这种消化腔隙与小圆泡共存是纤毛虫消化胞器由食物泡演化为消化腔隙系统的中间形式.此外,在大尾柱虫纤毛内部观察到非溶酶体性的ACPase[动物学报 52(3):564-568,2006].
推荐文章
铅污染下旱地红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重金属
铅污染
旱地红壤
酸性磷酸酶活性
稀土元素镧对红壤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稀土元素镧
红壤
脲酶
酸性磷酸酶
活性
三丁基锡对文蛤鳃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Na+,K+-ATP 酶活性的影响
三丁基锡
文蛤
酸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Na+,K+-ATPase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种纤毛虫细胞内酸性磷酸酶的定位观察
来源期刊 动物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大尾柱虫 冠突伪尾柱虫 魏氏拟尾柱虫 酸性磷酸酶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4-568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5
字数 41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5507.2006.03.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石长应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1 15 3.0 3.0
2 陈晶 17 16 2.0 3.0
3 邱子健 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学系 12 88 5.0 9.0
4 王艳坤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尾柱虫
冠突伪尾柱虫
魏氏拟尾柱虫
酸性磷酸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动物学报(英文版)
双月刊
1674-5507
11-5794/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中国科学院动物所
1935
eng
出版文献量(篇)
236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424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