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CT测量值在鉴别腰椎间盘术后早期椎管内软组织影(残留髓核、凝血块、明胶海绵等)性质的临床价值.方法 40例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25~75岁,平均50.6岁.患者术前均行腰椎CT检查,测出椎间盘髓核突出影的CT值(模拟术后残余髓核的CT值).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由同一组医生行腰椎间盘突出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髓核摘除后,一组将明胶海绵卷成长柱形,放置于硬脊膜外髓核切除部位进行止血,即为明胶海绵组;另一组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止血后关闭伤口,即为凝血块组.术后1周行CT扫描,测量术后椎管内软组织影的CT值.分别对明胶海绵组和凝血块组术前与术后椎管内软组织影的CT值进行比较,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突出髓核组织的CT值为43.70~66.70 HU.明胶海绵组术后1周椎管内软组织影的CT值为(23.00±3.36)HU,与术前髓核组织的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2,P=0.00).凝血块组术后1周椎管内软组织影的CT值为(25.60±6.75)HU,与术前髓核组织影的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4,P=0.00).明胶海绵组及凝血块组术后椎管内软组织影的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P=0.46).结论 CT值测量对鉴别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椎管内软组织影的性质具有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
推荐文章
口服对比剂CT检查下咽环杓后区解剖测量值的临床价值
下咽
环杓后区
对比剂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4例腰椎管内巨大脂肪瘤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脂肪瘤
腰椎管
围术期护理
国人成人腰椎管的CT测量
腰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术后早期腰椎管内软组织CT测量值的临床价值
来源期刊 中华骨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腰椎 诊断,计算机辅助 椎间盘移位
年,卷(期) 2006,(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1-61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
字数 26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0253-2352.2006.09.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镇万新 深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19 82 4.0 9.0
2 高国勇 深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9 26 3.0 5.0
3 王巨 深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11 79 4.0 8.0
4 朱智奇 深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0)
199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腰椎
诊断,计算机辅助
椎间盘移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骨科杂志
半月刊
0253-2352
12-1113/R
大16开
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406号
6-1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8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111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