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掺锰的层状锂钒氧化物Li1.2V3-xMnxF0.02O7.98.通过FTIR和XRD对样品进行表征,并研究了样品的充放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除Li1.2V2.50Mn0.50F0.02O7.98样品外,所合成的其余4个样品均为层状锂锰钒氧化物.掺锰量最少的样品Li1.2V2.98Mn0.02F0.02O7.98,在4.0~2.0 V区间放电时,其初始放电容量可达233.4 mAh/g, 但循环性能不佳.随着掺锰量的增加,样品的循环性能有了显著改善,初始放电容量降低.掺锰量较大的样品Li1.2V2.80Mn0.20F0.02O7.98的初始放电容量较低 (164.8 mAh/g),但其循环性能在所有样品中是最好的, 说明掺杂适量的锰可以使层状锂钒氧化物的结构更稳定,从而提高样品的循环性能.
推荐文章
掺氟锂钒氧化物的电化学性能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氟掺杂剂
锂钒氧化物
掺杂尖晶石型锂锰氧化物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尖晶石
掺杂锂锰氧化物
锂离子电池
掺钛尖晶石锂锰氧化物的合成、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掺钛尖晶石锂锰氧化物
掺杂改性
贮存性能
振动光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层状锂锰钒氧化物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层状 锂锰钒氧化物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3
页数 4页 分类号 TM911
字数 22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5277.2006.02.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连锦明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45 348 10.0 16.0
2 童庆松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77 364 10.0 14.0
3 吴阳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19 60 5.0 7.0
4 陈前火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34 233 9.0 13.0
5 叶兆宝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锂离子电池
层状
锂锰钒氧化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0-5277
35-1074/N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
34-43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4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4898
相关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Fujian Province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fjinfo.gov.cn/fz/zrjj.htm
项目类型:重大项目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