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早产儿母亲血浆铜和胎膜胶原含量进行初步研究,探索二者的联系,为研究早产的发生机制提供重要线索.方法分别收集早产和足月新生儿及其母亲的一般情况、ICP-OES检测两组母血和脐血血浆铜含量.首次对胎膜胶原采用天狼红染色,图像分析比较两组胎膜厚度和Ⅰ型、Ⅲ型胶原的含量.结果胎膜早破在早产儿母亲和足月儿母亲的发生率分别为40.00%和9.09%.早产儿母亲孕前体重、早产儿身长、出生体重明显低于足月儿母亲和足月儿(P<0.05).早产儿脐血血浆铜显著低于足月儿(P<0.05).足月儿母亲非破裂处胎膜厚度显著大于早产儿母亲(P<0.05),而且也显著大于其自身破裂处胎膜厚度(P<0.05).早产儿母亲非破裂处胎膜的Ⅰ型、Ⅲ型胶原含量显著低于足月儿母亲(P<0.05).结论早产儿母亲血浆铜和胎膜胶原含量都低于足月儿母亲.
推荐文章
NICU出院早产儿母亲的育儿困难与应对行为
早产儿
母亲
育儿困难
应对行为
胎膜早破早产的产科处理与早产儿预后的关系
胎膜早破
分娩,早产
婴儿,早产
预后
大健康背景下早产儿母亲照护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早产儿
母亲
大健康
照护能力
现状调查
NICU早产儿母亲亲职压力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早产儿
母亲
亲职压力
测量工具
影响因素
不良影响
综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早产儿母亲血浆铜和胎膜胶原含量初步分析
来源期刊 卫生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早产 胎膜 胶原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3-45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153.1|R714.21
字数 40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8020.2006.04.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兴会 197 2278 24.0 40.0
2 李鸣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43 217 9.0 12.0
3 黄承钰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110 987 17.0 25.0
4 王向东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病理教研室 44 819 17.0 2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8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早产
胎膜
胶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卫生研究
双月刊
1000-8020
11-2158/R
大16开
北京西城区南纬路29号
18-7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99
总下载数(次)
13
论文1v1指导